- 索 引 號:QZ07109-0101-2025-00118
- 備注/文號:南民函〔2025〕90號
- 發布機構:南安市民政局
- 公文生成日期:2025-07-04
洪五星委員:
您提出的《關于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建議》提案收悉。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:
一、意見建議采納落實情況
(一)針對提案“優化養老設施空間布局”建議,答復如下:
1.規劃引領優布局。2021年,編制了《南安市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(2019-2035)》,構建起以市級為龍頭、以鄉鎮為重點、以村(居)為基礎的市、鎮、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。規劃明確目標,到2035年,全市實現結構合理、功能完善、規模適度、覆蓋城鄉、滿足多元需求的具有南安特色的養老服務設施空間格局。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方面,采用新、老城區差異化配置,新、老社區差異化落實,整合資源、綜合利用等方式規劃建設。到2035年,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覆蓋南安市區的所有街道(鄉鎮);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覆蓋所有社區和建制村;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床位數達到20張/千名老人。在設施布局上,充分考慮機構養老與居家養老的結合,明確各類養老服務設施的配置標準和建設要求。例如,在鄉鎮層面,規劃建設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,既提供機構養老床位,滿足失能半失能老人集中照護需求;又依托中心輻射周邊社區和鄉村,開展居家養老服務,為居家老人提供上門護理、助餐助浴、康復服務等,實現“機構帶居家、居家連機構”的融合發展模式。
2.盤活空間助養老。近年來,我市積極推進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建設,以省新鎮、碼頭鎮、金淘鎮等地敬老院為示范點,在原有敬老院基礎上進行改擴建。2022年投入400萬元在原有敬老院基礎上改擴建,拓展綜合性服務功能,建設洪瀨鎮、洪梅鎮2所“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”。建有會客廳、廚餐廳、多功能廳,咨詢室、評估室、起居室等“三廳九室”,并配齊相應內部基本設備。同時,具有內設醫療機構,與鄰近醫院簽訂合作協議,開通醫養結合“綠色通道”。不僅為機構內老人提供優質服務,還將專業養老服務延伸至周邊“黨建+”鄰里中心、農村幸福院和居家老年人,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、康復護理、精神慰藉等上門服務。通過“公建民營”的模式,引入專業養老服務機構負責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的日常運營。2020年9月,將8所鄉鎮敬老院整體“打包”公開招標,吸引社會企業和組織參與運營。專業機構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專業的服務團隊,能夠按照標準化、規范化的服務流程,為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的老人提供高質量服務。
3.配改并舉強養老。一方面,新建城區和住宅區按照每百戶不少于30平方米建筑面積且單處用房面積不少于400平方米標準配建養老服務設施,并與住宅同步規劃、同步建設、同步竣工驗收、同步無償交付使用。另一方面為有效拓展農村養老服務,將農村養老服務設施納入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統一規劃、優先建設,依托行政村、較大自然村,利用農家大院、閑置校舍等,全面推進農村互助養老服務設施建設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建成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6所,居家養老服務站(含農村幸福院)284個,
全市村社區覆蓋率達66%,其中農村幸福院評定為五星級16所、四星級22所、三星級86所,為農村老年人提供了基礎的活動場所。2025年再投入30萬元補助建設金淘鎮玉園村幸福院。堅持村集體經濟投入為主,積極爭取各方面資金支持,采取“政府投入一點,社會捐助一點,村委會自籌一點”的辦法,有效整合各部門投向農村的資源,最大限度發揮資金效益。
4.跨界融合創頤養。積極推動養老服務與文化、旅游、醫療等產業融合發展,探索發展旅居養老、健康養老等特色養老模式。泉州濱海醫院養護中心依托濱海醫院,實行醫養結合,開展“床邊治療”特色服務,2025年2月全市首創設立認知障礙專項照護區,聚焦認知癥等特殊需求長者,推出“五音療法”“五感體驗”“懷舊療法”等特色干預項目,通過社交互動與認知刺激延緩功能衰退。同時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,支持建設高端養老設施,滿足不同層次老年人的需求,2025年推動南安市養老示范項目落地,建設融優家生活、親情生活、樂動生活于一體的中高檔康養示范社區。
(二)針對提案“加大養老服務人才培養”建議,答復如下:
1.培養更多高素質養老服務人才。堅持多措并舉,積極推動與人社局、總工會、婦聯等相關部門,以及南安市高層次人才協會、培訓機構等合作,通過舉辦培訓班、研討會、線上學習等方式,為養老服務人員提供養老護理知識、心理疏導技巧、安全應急處理等方面的培訓內容,提高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素質能力。2024年,通過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,已完成四期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,累計已完成培訓220人次,并于12月下旬在泉州市醫學高等專科學校(南安校區)舉辦南安市第二屆養老護理員技能大賽,對獲獎的養老護理員授予“南安市五一勞動獎章”“南安市技術能手”“南安市三八紅旗手”“南安金牌工人”等稱號并給予適當獎勵金。2025年擬組織養老服務人員參加專業培訓課程408人次,邀請專家學者進行授課,內容涵蓋養老護理知識、康復技能、心理疏導等方面,不斷提升服務人員的專業水平。
2.協調醫高專建設人才培養基地。加強與泉州市醫學高等專科學校(南安校區)的溝通與合作,推動其設立養老服務相關專業,開展養老護理人才培訓課程。鼓勵學校與養老機構建立實習實訓基地,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,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,使教學內容更貼合實際需求。
3.推動行業規范化發展。貫徹落實《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范》《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》兩項國家標準,從運營管理、生活服務、健康服務、社會工作服務、安全管理五個方面開展服務質量自查和排查整治。建立養老服務行業信用體系,對養老機構和從業人員的信用情況進行記錄和評價,對信用良好的給予獎勵,對失信的進行懲戒,促進行業健康發展。
(三)針對提案“加快發展物業+養老模式”建議,答復如下:
1.加大扶持力度。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,明確對開展“物業+養老”服務的物業企業給予政策支持和資金補貼。如對提供養老服務的物業企業,按照服務項目和服務人數給予一定的運營補貼及設施設備配置;對新建或改造用于養老服務的物業設施,給予建設補貼等。鼓勵金融機構為開展“物業+養老”服務的物業企業提供信貸支持,降低企業融資成本。2023年下撥50萬元補助皇家濱城小區“物業+養老”項目建設,下撥2萬元補助建設微型消防站。
2.加大政府對物業企業購買養老服務力度。制定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清單,明確購買服務的內容、標準和流程。通過政府采購的方式,選擇有資質、服務質量好的養老服務企業承接養老服務項目,為老年人提供助餐、助浴、助潔、助急、助醫、助行等居家養老服務。2024年9月,投入389萬元,通過政府采購居家上門服務方式,為1620名特定老年人提供每月不超過200元的助潔、助醫、助行等線下實體服務,鼓勵物業企業聯合養老服務組織開展居家養老上門服務。
3.對物業企業進行補貼。除了運營補貼和建設補貼外,還可根據物業企業開展養老服務的實際成效進行補貼。如對服務滿意度高、老年人評價好的物業企業,給予額外的獎勵補貼;對積極開展養老服務創新試點的物業企業,給予專項補貼,支持其探索新的服務模式和服務內容。2025年再投入30萬元補助羅東鎮銀河新城“社區+物業+養老”落地建設。
4.引導公眾轉變對物業養老服務的觀念。通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臺,加大對“物業+養老”服務模式的宣傳力度,提高公眾對該模式的認知度和接受度。組織開展“物業+養老”服務宣傳活動,邀請老年人及其家屬實地參觀體驗物業企業提供的養老服務,讓他們親身感受服務的優勢和便利。同時,加強對物業企業服務的宣傳推廣,樹立優秀典型,引導更多物業企業參與養老服務。
5.加強物業養老服務的監督。加強對物業企業服務過程的監督檢查,定期對服務質量進行評估,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。暢通老年人投訴渠道,對老年人的投訴和建議及時進行處理和反饋,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。
6.積極引導支持付費服務。根據不同的服務項目和服務內容,引導物業企業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,明確服務價格與服務質量的對應關系。引導物業企業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套餐,供老年人自主選擇,滿足不同老年人的消費需求。同時,加強對收費行為的監管,防止物業企業亂收費,保障老年人的經濟利益。
下一步,我局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各級關于養老服務發展的政策文件精神,按照您的建議,持續優化養老服務設施空間布局,加大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力度,加快發展“物業+養老”模式,不斷完善我市養老服務體系,提升養老服務質量,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。
二、其他
收到提案后,我局高度重視,指派分管領導和相關科室專門負責提案答復工作。現就《關于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建議》最終形成正式答復。
非常感謝您對養老事業的關注,您的建議將對提升我市養老服務水平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。
分管領導:吳幫助
經辦人員:黃惠蓮
聯系電話:0595-86373661
南安市民政局
2025年7月4日
(此件主動公開)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